2017年4月25日星期二

人生的好壞吉凶

老陳事業失敗,他請一個算命先生為自己占卜前程,算命先生告訴他,命運註定了如是,他的一生都不會再有作為了。他徹底失望,厭倦這個世界,獨自來到河邊,欲想跳河自盡,結果被智者救了起來。

智者問他為何輕生,他將自己的不幸命運告訴智者,希望智者指點迷津,問道:「算命先生說我命運如是,但我的人生是否就無法更改的呢?」

智者笑著說:「人生絕對可以更改。」

老陳有些迷惑地問:「真的嗎?」

智者沒有回答,卻在袋中拿出一粒葡萄,放在手心,然後問老陳:「這粒葡萄是完整還是破碎的呢?」

老陳想了一會兒說:「如果我告訴你它是完整,但您一用力它就會破碎了。」

智者朗聲笑了起來,然後說:「人生也是一樣,根本的好壞吉凶,由你的心念掌控,猶如葡萄一樣,破碎與否之權,握在你自己的手上!」

老陳不太明白,一臉茫然,智者於是對他說:「人生絕非固定不變,因為人生究竟是好是壞,在乎心念,一如你遇上挫折之後的人生路,在乎你心中的想法,例如一個人雖然失去了金錢,但若果他心中常念『知足者,窮亦樂』,那喪失金錢對他人生的影響便不大重要了。所以你想扭轉人生,前提是你首先扭轉你心中的想法。」

老陳若有所悟,對智者說:「我明白了,是吉是凶、是禍是福,並非絕對,有如我今次事業失敗,表面上看是壞事,但如果我從另一種心念去想,今次失敗讓我知道自己不足之處,給機會我去改過,改變以前的做法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實在並非是一件絕對的壞事。」

智者聽了之後,笑笑地說:「很高興你有這個『從迷反悟』的智慧。在人生路上不懂得用『心』的話,一生的命運便只會隨波逐流,落入名利的洪流之中,念念與人比較,身不由己;但假如將迷執撥開,善能用『心』,那人生的操縱權不在天邊,而是在你自己的心中!」

量度他人

老陳是一個出名的裁縫,為不少名人做衫,得到不少讚譽,覺得自己很了不起,看不起其他裁縫以至不順眼的客人,最喜歡就他人的言行指指點點,說三道四,慢慢地惹來不少是非,令他很煩惱。

他走去求教於智者,智者對他說:「手攜刀尺走諸方,線去鍼來日日忙。量盡別人長與短,自家長短幾時量!」

老陳聽不明白,請智者解釋,智者說:「你是一個裁縫,『手攜刀尺走諸方,線去鍼來日日忙』,手上拿著剪刀與量尺,終日忙於量度製作衣裳,『量盡別人長與短,自家長短幾時量』,請問你最近一次量度自己的長短,是多久以前呢?」

老陳答:「我終日忙過不了,豈有時間去做這些無聊反省的事呢?」

智者說:「不少人都喜好量度他人,量度他人的貧富,量度他人的貴賤,量度他人的美醜,量度他人的好壞,量度他人的是非,左量右量,結果由於量度他人之心熾盛,變得念念分別執著,兩隻眼中只看到別人的長短,看不到自己了!你欲想去除煩惱,可要將你量人的剪刀與量尺用到在自己身上,對自己『身口意』長長短短的造作,仔細地作一番量度反省!相信你做得到的話,自大我慢的氣焰一定大為收歛,煩惱自然隨之減少。」

老陳聽了之後,若有所悟,對智者說:「你說得對!我眼中只見他錯,不見己非,總之千錯萬錯,唯我不錯,變得目中無人,自大驕橫,結果今天自作自受,自食其果。」

智者說:「一個有智慧的人,懂得『以責人之心責己,以恕己之心恕人』,迴光返照自家本有的清淨心,避開很多人生中是非煩惱。』

只看眼前利益

老陳住的地方發生嚴重飢荒,他背起乾糧加入逃荒之列,半路中遇上餓到面無人色的老王,老王背上也背著一個很重的袋子,他見老陳背著那麼多乾糧,便向老陳討一點吃,老陳不肯。

老王於是說:「那你將乾糧全賣給我吧!」

老王將袋子的東西倒出來,原來全部都是金條,老陳看傻了眼,因為他一輩子做夢都沒見過這麼多金條,他想也不想,拋下乾糧,拿起金條便急急走了,因為他害怕老王會反悔。

幾天後,老陳走不動,因為他一路上都買不到任何東西吃,又遇到老王,老陳望著老王的乾糧,後悔了,走上前想把乾糧買回來,但老王無論如何也不肯賣。老陳失望地跌在地上,破口大罵老王,抱著金條,在飢餓中死去。

老陳死後向閻王報到,對閻王說:「本來我不用死,都是老王不好,害我失去生命。」

閻王有點不以為然,對老陳說:「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不是財迷心竅,將全部乾糧換取金條,本來你不用死呀!」

老陳說:「算我倒霉,請閻王為我安排一個好的來生。」

閻王想了想之後說:「來生給你兩個選擇,一個是由其他人供養你一生,另一個是由你供養其他人一生,你選擇那一個?」

老陳一聽,不加思索,急急地答:「我當然選擇由其他人供養我一生呀!」跟著立刻走去投胎。

他人供養一生的結果,是老陳在這一生做了乞丐!

六十年後,老陳又回到閻王面前,憤怒地質問閻王為甚麼欺騙他,害他一生都做乞丐。

閻王等他發怒完之後對他說:「你說你選擇一生由其他人供養,乞丐可正正是由其他人供養呀!你不應怪我,要怪的話,只能夠怪你自己的貪心太熾盛了,一聽到一生由他人供養,不問清楚,想也不想便急急地下決定。」

老陳對閻王說:「好了!那總應該給我一個好的來世吧!」

閻王說:「還是給你兩個選擇。一個是與黃金結緣;另一個則與山水結緣,你選那一份?」

老陳一想到與金結緣,心頭一震,又想也不想地說:「我選擇與黃金結緣。」他害怕閻王反悔,又匆忙地走去投胎。

閻王嘆了一聲,對身旁的鬼差說:「與山水結緣,實際上是做一個與山水為鄰的名仕;而與金結緣,則是在金庫做服務生,終身守在金庫裡面。」

鬼差問閻王:「我真的很奇怪,為甚麼老陳一而再,再而三地作出錯誤選擇呢?」

閻王對鬼差說:「因為老陳只看眼前表面利益,只要合乎自己的心意和欲念,便不去詳細考究相關因果,更因為害怕決定遲會蝕底,於是每次都匆匆地作出選擇。更嚴重的是,老陳每次都只知道怪罪他人,不肯反躬自省,汲取教訓,結果錯完又錯。你知道嗎?第一次錯,是無知;第兩次錯,是愚昧;第三次錯,是活該;跟著再錯下去的話,則是死性不改,無藥可救了!」

2017年4月11日星期二

想做一隻雞

老陳發了一個夢。

在夢中,老陳變成了一隻雞。作為一隻雞,老陳發覺他會面對這樣的一生。而在這個世界裡,數以億計的雞都會同他一樣,這樣度過一生。

老陳在夢中看到自己一出生之後不久,便完全沒有自由,被關在一個狹窄汙濁的環境裡,和眾多同伴生活在一起,連轉身都非常困難,睡覺都要站著,只能夠從鐵絲網中的空間探頭出去吃東西。

長大對老陳來說,並非一件值得期待的事,因為那意味著老陳長到某種程度之後,他周圍的同伴開始一個一個被帶走,再沒有見他們回來。聽說他們去了一個叫做屠房的地方。

終於有一日,輪到老陳了,老陳被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,等待老陳的,是一把結束他短暫一生的凶器。老陳當然不會慷慨就義,但他無力反抗,雖然掙扎啼哭,但最終還是被殺死了。接著下來,老陳的毛被拔掉,他的屍體被割開,做成各種各樣的食品,出現在街市及超市之內。

在這一刻,老陳夢醒了!

清醒了的老陳驀然回首,反思到如果他真的是一隻雞的話,他是否希望這樣度過一生呢?

他絕對不希望!老陳同時想到,其他被屠殺及吃進肚的動物會希望這樣嗎?不過事實上,很多動物的一生都是這樣。

由於老陳平常也有食肉,所以他試圖安慰自己,被屠殺及吃進肚的動物是人飼養的,人當然握有生殺大權。不過他立刻想到,這些動物可沒有跑來要求人去飼養它呀!

老陳在每天流通的資訊中,很容易看到不少食家熱衷於介紹某道肉食做的菜式如何美味。老陳從夢中醒悟到,假如那道美味的菜式是用食家自己的肉做成,不知道食家會否還認為那道菜式美味,還肯去細心品嘗,四處宣揚,讚不絕口呢?

老陳又想到,他整天說做人要「博愛、慈悲」。他開始慚愧了,因為如果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口福,而吃掉別人的肉,他的所謂「博愛、慈悲」實在太狹窄和利己了!

老陳相信有輪迴、有「前世今生」。他突然想到,他能否每一生還可以繼續投胎做人呢?他想到若果有一生他做不成人,做了一隻雞,那他到時會否欣然接受在惡劣的環境中度過短暫一生,然後乖乖地讓人屠殺,吃進肚子呢?

老陳亦知道有「因」必有「果」。他相信及承認,他所食落肚的動物,都不是心甘情願而死。它們臨死之際,都是心懷「有怨報怨、有仇報仇」之念。老陳想到自己吃了這麼多肉,他在不知不覺之中,變成千千萬萬動物的仇人了。他有點怕了,因為從「如是因、如是果」的定律下,可能不是今生,但被他吃進肚中的動物會在未來的某一生中,找機會向他報仇。老陳想起,今生有些人處處與他作對,令他苦惱,這些人會否就是他在前生食落肚的雞呢?

有些人曾經對老陳說,他們在食肉之前會先唸咒,說是為了超度被食落肚動物的亡靈。聽起來真慈悲,不過老陳又想到,這些人唸咒之前,曾否想到他們與那些被食落肚動物之死,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,始終是擺脫不了關係的,與其說是為了超度,會否其實是想借唸咒來掩飾自己心中的內疚呢?老陳心想,真正發慈悲心去超度亡靈,不如多去一些醫院或殯儀館唸咒,那裡可真有不少亡靈等著超度呀!

老陳不再食肉了,因為他知道,他真的不想做一隻雞!

在將一塊炸雞放入口中之前,首先想一想,是否「想做一隻雞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