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者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,但年紀大了,應該退休,他有四個兒子,外人都以為他會讓兒子承繼家業,誰知他竟然將公司賣掉。有一天他與老陳見面,老陳問他為甚麼會作出這個出人意表的決定。
智者說,因為我太了解我四個兒子,看到他們的缺點,無奈作出賣盤的決定。
老陳問:「你的兒子究竟出了甚麼問題呢?」
智者不作回答,卻在老陳面前放下四隻杯子,請老陳看看杯子有甚麼特別。
老陳看完第一隻杯子之後說:「這個杯子有明顯的污漬!」
智者說:「我小兒子猶如這隻有污漬的杯子,在泛濫的資訊中認同了很多當今非常流行,卻顛倒不正的觀念,例如認為講粗口沒有問題,講粗口才可以特顯不凡的個性;先洗未來錢,是及時行樂,天公地道;商品無須耐用,只要夠潮便可以了;以至良心不值錢,最重要賺快錢等觀念。這樣的話,我如何可以讓他繼承家業呢?」
老陳明白了,再拿起第二隻杯子,發現杯子的底部穿了。
智者說:「我的第二兒子便好像這個杯子,底部有一個洞,邊倒邊漏,雖然他讀了很多書,但由於他不肯專注用心去學習,聽到的知識都是左耳入右耳出,用不到在生活之中,做成在言行上虛有其表,華而不實。你會放心將家業由他接手嗎?」
老陳跟著拿起第三隻杯子,這隻杯子表面上看很完美,但細心一看,杯口的邊緣崩了。
智者說:「這隻杯子代表我的第三個兒子,他學歷很高,博學多才,但卻因為這樣,人變得很驕傲了,目空一切,覺得其他人都比不上他,說話尖酸刻薄,最喜歡用專家口吻去批評他人,猶如杯子表面上看似很完美,那崩了的那部份卻很容易傷害人。這樣的話,我實在不能夠將家業付托於他!」
老陳拿起最後一隻杯子,沒有破損,也沒有污漬,只有一個蓋子在杯子上,他有點不明白。
智者笑一笑地說:「最大的兒子是一個自以為是的人,好似這隻被蓋子覆蓋的杯子一樣,水根本倒不進去。他只相信自己,從來不肯聽取他人的忠告,對逆耳忠言加以封殺,固步自封,不知反省,認為自己的言行無失,故此根本無過可改,只要跟著自己的感覺走便對了,導致在生活中只做想做的事,而非應做的事。這種心態,害己害人,將家業交給他,害怕只會引起禍害!」
老陳聽完之後,若有所思,忍不住想到:「那我自己究竟又是否屬於其中的一隻杯子呢?」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