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6月8日星期二

狂慧

在佛法中,“狂慧”者,狂,是指“不正”的意思。所謂“狂慧”,是指不正的智慧,屬於世間智慧,亦即佛法中的所謂“世智辨聰”,並非真正的般若智慧。

“世智辨聰”與“般若智慧”有甚麼分別呢?有“世智辨聰”的人,在妄心中念念分別執著﹔有“般若智慧”的人,在妄心中不起分別執著。

而 “狂慧”從何而來呢?第一,有從觀看經文而生:很多人雖然有翻閱經文,卻不明經中如來真實義,加上自己的貢高我慢心,不肯依照祖師註解,自己胡思亂想,斷章取義,自立知見﹔又例如修禪定得到少許定功之後,有境界出現,未能夠分辨邪正,卻自以為功夫了得;而最可怕的是,從邪師而得,意思是指不知道佛在楞嚴經警告我們,“邪師說法,如恒河沙”, 不小心擇師,只知道聽塗說,貪慕名氣神通,胡亂拜師,結果跟了邪師,正法也變成了邪法,乃至得到魔通鬼通,反以為自己有大能大智。

又狂慧也包括了那些妄執“偏空之理”的人,他們錯解觀無量壽經“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”這兩句話的真正含意,聲稱將“十方諸佛一口吞盡,何處更覓彌陀﹔十方世界徹底掀翻,何方別求淨土”。這些人認為,既然“是心是佛”,心即是佛,那又何來彌陀,何必求生淨土呢?他們不知理中有事,真空妙有。這些人按著這個思惟心,認為“再說念佛求生,早是缽盂安柄,頭上加頭”,既然“是心是佛”,那念佛往生,屬於缽上加柄,頭上加頭,多此一舉。有了這個知見的話,便與正信的佛法背道而馳了!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