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宗祖師,永明延壽禪師有四句偈云,“無禪無淨土,鐵床并鐵磨,萬劫與千生,沒個人依怙!”
永明延壽禪師指出,“無禪無淨土”,意思是指不修禪定又或者不肯念佛的話,今生未能夠“明心見性”,也未能夠借念佛來往生, 只在世間做作人天善業,在下一生頓然忘記了前生事,隨著今世積福之因,來生享受榮華富貴之果,耽著五欲,要他在名利雙收之時,“知苦,捨樂”,談何容易,更分分鐘由於貪得無厭,廣造惡業,結果在下一生臨終一氣不來之時,即墮地獄,落得個如偈中所云,“鐵床并鐵磨,萬劫與千生,沒個人依怙”的苦果。故此,古人有言,“修行之人,若無正信求生西方,泛修諸善,名為第三世怨也。”
今生修行,來生享福,倚福作惡,隨即墮落,縱使地獄業消,又復轉生“餓鬼畜生”,若欲再復人身,難之難矣。所以佛以手拈土,問阿難曰,“我手土多,大地土多?”阿難對佛言,“大地土多。”佛言,“得人身者,如手中土﹔失人身者,如大地土!”
今當末法,異說紛紜,有人說,“急急的厭生死,求涅槃,那就不期而然的要落入小乘行徑了”;又更謂“菩薩道的本意,是人乘的菩薩行,以五戒十善的凡夫身來力行菩薩道,相信以此上求下化的發心,未來世必能再轉生為人,繼續修行,一個佛弟子應該有此信心,並在此安心”。
這個說法,與歷代祖師大德的一致說法,似有異別,原因是歷代祖師大德一般都勸佛弟子要發菩提心,一心修行,了生脫死之後,乘願再來,普度眾生,清末民初的禪宗祖師,虛雲老和尚教導我們,“人命無常,朝存夕亡,石火電光,能保多久。空口講白話,對於了生脫死有何用處,縱然有說,無非是先聖前賢的典章……。古德是過來人,我沒有到古德地位,講了打閒岔,不如不講了。現當末法時代,誰能如古德那樣,在一舉一動,一棒一喝處,披肝見膽,轉凡成聖”;他又說,“浮生若夢,幻質匪堅,不憑我佛之慈,曷遂超升之路。我們在這如夢如幻的生活中,顛顛倒倒的過日子,不知佛的偉大,不思出離生死,任善惡以升沈,隨業力而受報。”這些說話,都是提醒我們不要不自量力,不求了生脫死。
虛雲老和尚在開示中指出,“昨夜舉溈山老人的話:出言須涉於典章,談論乃旁於稽古。所以典章不可不看,看典章會有受用。我胡言亂語,拿不出半句好話來。少時雖愛看典章,拿出來只供空談,實在慚愧。古人的釋氏稽古略、禪林寶訓、弘明集、輔教編和楞嚴經可以多看,開卷有益。”稽古,意思是指考察古人古事。虛雲老和尚這段開示提醒我們,對於中國數千年來歷代祖師大德的教導,是否可以被指為與今天的社會脫節,而置之不理呢?
推動今日佛教改革的創始人,太虛法師在他的“我的佛教改進運動略史”中有一番話,值得大家參考。他說,“中國的佛教革命,決不能拋棄有二千年歷史為背景的僧寺。若拋棄了僧寺來說廣泛的學術化、社會化的佛教革命,則如拋棄了民族主義來說世界革命一樣危險”。
太虛法師文中的“僧寺”,難道只包括他那個時代的出家人和寺院,而剔除歷代祖師大德的教導呢?
大家聽從現代人的話,還是依照祖師大德的教導呢?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